早陣子,觀看過一則新加坡的視頻,被偷拍的家傭在虐待年邁的長者。但見家傭暴戾的舉止,猛在給長者連番巴掌,越看越發叫人生氣。這些片段,不知何故,在腦海內縈迴,不停播放。一天,遇上「耆康人」,又勾起了已壓抑的悲憤,把視頻擠進她的眼球前,然後有一句沒一句的跟她論盡家傭的敗德,「耆康人」問及家傭的下場,我直說:收監不成,豈有天理!就在這刹那,忽然領悟到「治亂世用重典」的需要。
不久,本地卻又有一宗駭人聽聞的報道。年老夫妻唇齒相依,丈夫不堪妻子中風,無力照顧,索性扼斃妻子,然後先往吃早餐,然後回家做一點家務,然後洗了個澡,然後不慌不忙的再往自首去。報道又說,兩人恩愛,妻子患病後也有團體關照,提供服務,但卻一一遭拒。看過這齣關乎長者的悲劇,心神像是懸在半空般恍恍惚惚。心裏想:如果有多一些人商量、如果讓他多了解有甚麼選擇、如果他們肯接受幫助... 是否便能解惑,有一個不一樣的結果?可惜,世界上其實並沒有這麼多的「如果」。


一日,收到一名長者送來的讚賞,該名長者獨力照顧母親。因母親患病須護送求醫,大概是因為得到「耆康人」熱誠接待,借輪椅一助,特意來函道謝。區區小事,卻能為別人產生正能量,為「護老」打打氣,把連番的負面新聞的悶局消消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