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在當下 施比受更有福
刁麗琼擁有一對「摩打腳」,她天生熱愛自由,喜歡四處走動。退休十多年來,她穿梭於不同長者中心當義工,為有需要的長者提供上門看顧服務,五年前還加入耆康會擔任「無痛大使」。多年來的義工生涯,她目睹不少長者年青力壯時含辛茹苦湊大子女,老來卻因各種痛症未能享受清福,令她體會到活在當下,以及施比受更有福的道理。
單從刁麗琼的外表和靈活自如的步履看來,她絲毫不像已年近七旬,全因她生活充實,每年的義工服務時數總會超過五百小時,閒時又會周遊列國,保持年輕的心境。「以前在長者中心做文員,十多年前退休後,希望趁自己仍有氣有力,多做開心的事。」
崇尚自由的刁麗琼是單身一族,她不愛婚姻的束縛,平日的起居飲食,或遇上頭暈身㷫,都只能靠自己,因此更明白獨居長者的感受和難處。五年前她經朋友介紹加入耆康會,最初當上「唔怕麻煩人」大使,專門上門探訪隱蔽長者。
開解隱蔽長者 主動道出需要
「很多長者覺得自己無用,怕麻煩人,需要援手也不會出聲,但只要你肯花時間和耐性打破隔膜,當他們感受到被關心後,便會很開心,願意說出需要,如協助購買柴米油鹽等。」
受惠長者的燦爛笑容,成為刁麗琼當義工的動力,後來她又成為「無痛大使」,上門教導長者舒緩痛症的方法,如:拉筋運動、穴位按摩,以及面對痛症的正確態度。「愈是不停想着患處有多痛,只會感覺更痛,我會教他們嘗試分散注意力,如坐着時伸展一下四肢,讓心情放鬆,可以減輕痛楚。」
視痛症為朋友 一同樂觀面對
刁麗琼最初學習緩痛技巧,乃本着助人的宗旨。唯兩年多前,經常走動的雙腿終於累了,左腳腳掌頻頻刺痛,經西醫診斷證實生骨刺,屬退化現象,只能靠多做伸展運動舒緩痛楚,後來痛症更蔓延至腰椎,嚴重時需扶着床邊,才可慢慢起床。
「晚飯後,一向有散步的習慣,那時行半小時已痛楚難當,需要歇息。心情很煩悶,力不從心,幸好獲社工開解,明白每個長者都有不同的痛,只要將痛症當成朋友,樂觀接受及面對它,便會慢慢排解鬱結。」刁麗琼又將緩痛技巧學以致用,如:運用腳部打圈及站立拉筋,以強化肌肉及關節,及按摩「足三里」穴位舒緩痛楚。透過恆常運動,促進血氣循環,如今痛症已好轉五成。
活在當下 助人是福
助人自助的經歷,令刁麗琼體會到每一個人都會遇到困難,但只要願意面對及尋求幫助,凡事也可解決。而且從上門探訪的經歷中,她目睹不少長者年壯時含辛茹苦養兒育女,到子女長大成家立室後,以為終可退休享清福,卻換來周身痛症,不良於行,令她領悟到抓緊目前,施比受更有福的人生態度。
「人到中年時,自己也曾擔心老來無依,但看見不少長者即使有兒女,但因行動不便,需要人長時間看顧,最終也入了老人院。因此我又何須懼怕?他日有需要,我也可入住老人院呢!我只希望利用餘下人生,發光發熱。當自己需要人幫助時,可能已什麼都做不了,能夠幫人是一種福氣呢!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