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女人以巴辣聞名,但從干文琴身上,只看到溫婉和賢淑,難怪丈夫程耀森總是亦步亦趨,形影不離。兩口子更攜手面對痛症,為對方按摩穴位,黏貼膏藥,又一同擔任義工成為「無痛大使」,上門探訪同受痛症困擾的長者,與他們同喜同悲,一起經歷歡笑與眼淚。
有干文琴的地方,就有程耀森。雖然已到花甲之齡,結婚四十多年,但兩人恍如一對兩小無猜的小戀人,總有說不完的話題,無窮無盡的歡笑。他們不會稱呼對方為「老公」、「老婆」,愛暱稱對方的洋名「Edmond」及「Miranda」,追上潮流。
回想相識經過,原來兩人經朋友介紹,雖然干文琴對性格樂觀的程耀森有好感,但為考驗對方的誠意,令丈夫足足苦追兩年,才成功抱得美人歸。「那時我在清水灣邵氏片場任職會計文員,放工要乘搭公司專車到彩虹。他花了兩年時間,每天都在彩虹巴士站接我放工回家。有一天,我們在九龍公園聊天時,他突然拿出戒指示愛,我覺得他很真誠,因此便接受他成為我的初戀情人。」干文琴笑瞇瞇地說。
退休享福 膝痛困擾
由於程耀森任職巴士車長,干文琴則是白領麗人,丈夫最初也怕配不上她,「我覺得職業無分貴賤,對我好已很足夠。」兩人拍拖兩年結婚,婚後育有三子。由於丈夫須輪班工作,多年來真正相處時間不多,直至九年前退休才重拾兩口子拍拖情懷,不時周遊列國,結伴到加拿大探親。
美中不足的是,干文琴受膝痛楚纏擾十多年,時好時壞,兩年多前更趨惡化,經常痠痛,需要扶着欄杆才可上落樓梯,直至一次乘搭巴士時,突然雙腿乏力,一下子仆倒地上,跪在司機面前,登時膝蓋破損流血,結果傷上加傷。「醫生說我骨質疏鬆,膝蓋退化,開了止痛藥,花了幾個月才康復。」她拿定決心,跟隨受腰患困擾的丈夫到耆康會參加「痛症自我管理」小組,一同學習緩痛技巧及接受針灸治療。經過一段時的治療,現在膝痛已減輕了七成。
不通則痛 勤練橡筋操
「中醫有云『不通則痛』,所以必須定時運動,保持血氣運行,有助舒緩痛楚。因此,除了接受針灸治療,每天在家看電視劇時,也會進行橡筋操,鍛煉膝蓋肌肉,每次三十分鐘。」兩口子又會為對方按壓穴位和敷藥,一同面對痛症,互相扶持。「我們其中一個痛,另一個就會做家務,兩個一起痛,就會叫外賣。」
此外,兩口子更首次當義工,以夫妻檔上門探訪同受痛症困擾的長者,與他們分擔憂愁,分享快樂。「曾遇過一位婆婆,初步被診斷癌症,但不敢告訴家人,以免家人擔心,我和丈夫聽後都很難過,也不時記掛她,致電問候;也遇過一對夫婦,兒孫滿堂,經常笑容滿面,很替他們高興,至今也經常相約飲茶。」人到暮年,兩口子經常結伴同行,干文琴笑言與丈夫感情更進一步,恍如重拾拍拖的情懷,真箇羨煞旁人。